新闻动态
1962年,毛主席邀请吴吉清到中南海做客,笑言:小吴变成老汉了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4:22    点击次数:93
 

前言

听说吴吉清来到北京参加一个会议时,毛主席非常高兴,当即对汪东兴说:“东兴,你去通知一下吴吉清,让他到家里来,我要见见他。”

得知吴吉清只是当年毛主席身边的一个小警卫员时,汪东兴非常感动,感受到毛主席对身边的人那样好,汪东兴亲自给吴吉清打通了电话……

汪东兴:毛主席想见见你

1962年4月,吴吉清接到通知,要他到北京去参加一个会议。

4月29日,吴吉清突然接到一个电话,拿起电话的听筒后,吴吉清习惯地说:“你好,我是吴吉清。”

展开剩余94%

听到电话那边传来“我是吴吉清”的声音时,汪东兴说:“我是汪东兴,毛主席想要见见你,下午我派车去接你。”

挂断电话后,吴吉清非常激动,他没想到毛主席还记得他。想到自己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大小伙子了,为了给毛主席留个好印象,吴吉清特意梳洗打扮了一番,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一些。

当天下午两点,吴吉清便乘坐汪东兴派来接他的汽车,来到中南海。吴吉清到的时候,汪东兴已经在门口等待了。

吴吉清刚下车,汪东兴便握着他的手,笑着说:“吴吉清同志,毛主席已经在等你了,我们进去吧。”

在汪东兴的带领下,吴吉清走进了毛主席所在的菊香书屋。

看见吴吉清进来时,毛主席从座位上站起来,握着他的手,笑着说:“

35年到62年,27年过去了,小吴变成老汉了。怎么样,一切都好吧?

再次在毛主席的面前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,吴吉清非常激动,连忙点着头,说:“好,好,主席,您也好吧?”

听了吴吉清的话,毛主席笑着说:“我也很好。你这次来北京参加会议,主要研究什么问题呀?”吴吉清回答说:“主要是商业上的成本核算,上缴利润和市场安排。”

听了吴吉清的话,毛主席点了点头,说:“

成本是要核算的。你搞商业这么多年了,应该学会做社会主义的买卖嘛。

紧接着,毛主席又鼓励吴吉清要继续革命,要模范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,努力为人民服务,对革命多做一些贡献。

聊完工作后,毛主席又和吴吉清聊起了家庭,说:“你爱人是叫陈罗英吧?我记得,她是湖南茶陵人,红6军团的。”

毛主席的话,再次感动了吴吉清,他点了点头,对毛主席的记忆力感到非常敬佩。的确,吴吉清的爱人叫做陈罗英,是坚持走完长征的、为数不多的女同志之一。

1916年,陈罗英出生在湖南茶陵,比1909年6月出生的吴吉清小7岁,是1930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一名老党员,曾经担任过家乡的女工代表、特委书记,并出席过湘赣省的工农代表大会。

吴吉清的家乡在江西会昌县周田镇霞族村,父母是地地道道农民。吴吉清记得,父亲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,常常天不亮就起了床,扛着农具下地干活了。然而,即使父亲累到病重,却依然无法让家里人吃一顿饱饭。

后来,由于无钱治病,吴吉清的父亲最终带着遗恨离开了牵挂的妻子和孩子。

父亲的离世,对吴吉清一家来说,无疑是雪上加霜,家里的日子也过得更加艰难了,村里的恶霸地主经常无缘无故地欺负他们孤儿寡母。

有一次,地主的儿子在村道上走着,斜眼看到吴吉清时,上去便无缘无故地对他进行殴打,把吴吉清唯一的一件上衣撕得稀碎,还不断地侮辱他的母亲。

听到地主儿子嘴里不干不净,吴吉清再也忍不住了,把地主儿子打倒在地,狠狠地教训了一番,直打得地主儿子跪地求饶。

然而,这件事情并没有被当作小孩子之间的打闹处理,地主带着家奴来到吴吉清家里寻找。

一番查找后,地主的家奴并没有找到吴吉清,冲上去打了吴吉清的母亲几个大耳刮后,跟随着地主恶狠狠地离开了。

原来,吴吉清回到家里后,向母亲说起了自己和地主儿子的冲突。母亲知道地主的德行,害怕儿子被他打死,便立即将儿子送到几十里外的水口村,给那里的地主龙存发当了长工。

在水口村,吴吉清外出的时候,经常听到人们议论红军。从大家的口中,吴吉清知道了这是一支专门打土豪、斗地主,救助穷人的队伍。

这样的话听得多了,吴吉清逐渐对红军队伍产生了好感。后来,吴吉清真的就见到了红军队伍,和大家说得差不多。

那时候,吴吉清已经萌生了参加红军的思想。对此,吴吉清在后来说:“

我曾在路上遇到过这样的队伍,但因为舍不得母亲和弟、妹,便没有选择跟他们走。

1930年,吴吉清外出,身上的粮食吃完了,又没有钱买吃的,饿得晕倒在路边。迷迷糊糊中,吴吉清听到了一个声音:“老表,老表,你醒醒!我们是红军!”

吴吉清醒来后,发现自己被一个红军战士抱着,其他的红军战士虽然穿着破旧,但他们都整整齐齐地向前走,显得非常精神。

看到吴吉清醒来,那个抱着他的红军战士说:“老表,你是哪个村的?怎么会晕倒在路边呢?”

在回答了红军战士的问题后,吴吉清语气坚定地说:“老总,我要参加红军,请你们收下我吧!”

“我们欢迎你参加红军。可往后你不要叫我老总,红军是叫同志的。”那个红军战士笑着说。

于是,在吃了红军战士给他的一些粮食恢复了体力后,吴吉清便跟着红军队伍走了。

吴吉清正走着,一位红军战士走过来对他说:“吴吉清同志,从今天起,你已经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战士了!回头到了宿营地后,会有人给你发军装的。”

就这样,吴吉清参加了红军,被分配到警卫连工作。这一年,吴吉清21岁。

在警卫连,吴吉清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。那天,毛主席笑着说:“你就是新来的小鬼吗,叫什么名字呀?”吴吉清说:“是,我的名字叫吴接传。”

由于吴吉清说得一口标准的江西家乡话,毛主席听成了“吴吉清”。紧接着,毛主席弯下腰,右手在左手心上比划着问:“你知道是哪几个字吗?”

听了毛主席的话,吴吉清诚实地回答说:“我不会写自己的名字,也不知道是那几个字,就知道叫吴接传。”

于是,毛主席从上衣口袋里取出笔和一个小本子,在空白处写了“吴吉清”三个字,并撕下来交到吴吉清的手里,对他说:“我看,你的名字很好听,可是总要写成几个字吧。”

接着,毛主席对身边的另一名警卫连长说:“

庆元,对于新来的同志,你们要好好照顾他们,帮助他们。帮助他们学习文化,学习革命道理。还要加强训练,好准备打仗!

吴吉清虽然不认识字,也不知道毛主席给写得什么字,但在毛主席说出来后,跟自己说得没多少分别,便开始使用“吴吉清”这个名字了。

从毛主席那里出来后,武庆元照着毛主席写的“吴吉清”三个字,用树枝在地上写了一遍,让吴吉清练习。

练了一会儿后,吴吉清对武庆元说:“

连长,这写一个字比插二亩水稻还费劲啊!

听了吴吉清的话,武庆元笑着说:“我刚开始学习也是这样,比你还费劲呢。慢慢会学好的,因为这是革命的需要。”

关于对毛主席的第一印象,吴吉清在后来回忆说:“

毛主席当时微笑着,或许是因为工作劳累的缘故,主席的脸有些消瘦,但那炯炯有神的眼睛,却显得又大又明亮。他头戴一项八角帽,身穿一套和我们一样但已退了色的灰布军装,只是衣袋比谁的都大,像是专门为他缝制的,赤脚穿着一双布草鞋。

在后来的日子里,毛主席的工作虽然十分忙碌,但总会抽出时间,教身边的警卫人员读书识字,学习文化。

那时候,毛主席便意识到他身边的警卫员都是穷苦人出身,没有受教育的机会,在将来难以担当更大的责任。为了让大家学习知识,毛主席还利用外出休养的时间,特意给大家制定了学习计划。

1931年,毛主席到东华山休养。第二天,毛主席便召集身边的警卫员开会。大家集合起来后,毛主席要大家讨论一下怎样度过在东华山时间的问题。

由于这个问题大家在前一天便已经讨论过了,便异口同声地说:“

保卫主席安全,让主席休养好!

听了大家的话,毛主席笑着问:“还做些什么事呢?”

毛主席说完后,大家都不说话。这时,毛主席说:“我提个意见,大家考虑考虑。”紧接着,毛主席便把自己给他们做的学习计划说了出来。

毛主席说完后,大家都担心这会影响毛主席的休养,便说:“这怎么行呀?主席,您是来休养的,如果教我们学文化,讲时事,您又会休息不好,我们的任务也没有完成啊!”

然而,毛主席却说:“你们不要为我担心。休养是多种多样的,如果你们都认真学习,成绩好,我的心情就愉快。心情一愉快,不就休养好了嘛。”

就这样,毛主席利用休养的时间,用一块竖立的石块当黑板、木炭当粉笔,教大家识字。

看到战士们用木棍在地上写成的一个个字,毛主席非常高兴,幽默地把这个教学情景称为:“天当屋,地作纸,坐石上,学道理。”

此外,毛主席还给战士们讲解军事知识,让大家可以在将来用得着;讲时事,让大家增长见识。

考虑到吴吉清之前没上过一天学,毛主席还特意给他开了小灶,每天为他补习半个小时。在毛主席的耐心开导下,吴吉清很快便跟上了大家的步伐。

看到大家学得十分认真,进步也很大,毛主席感到十分欣慰,疲惫的身心逐渐休息开来,脸上的气色也越来越好。

一天,吴吉清正在值班,发现从山下走上来两个江西老表。询问之下,吴吉清才知道,这两个人是来感谢毛主席的。

然而,考虑到毛主席来这里的目的,吴吉清还是对他们说:“这可不行,毛主席身体不好,他需要静养。”

听了吴吉清的话,想到毛主席不能被打扰,那两个江西老表也不再坚持,一起下山去了。

临走前,他们将给毛主席的两只鸡留了下来,请吴吉清带给毛主席补身体。吴吉清多次推脱不过,只好在多次解释后,按照纪律以市场价格给他们付了钱,将鸡带给了毛主席。

听了吴吉清将这两个江西老表劝离的经过汇报后,毛主席先是笑着点了点头,紧接着又带埋怨的口气说:“你怎么不请老表来坐坐?”

此后,毛主席便经常在吃完饭后,到山路上去散步,借以迎接那些来看望他的江西老表们。后来,在山上见到毛主席的事情传开后,许多人便接连上山看望毛主席。

看着毛主席和江西老表们打成一片,亲切地交谈,吴吉清感到十分温暖。他觉得,跟着毛主席干革命,这辈子值了!

吴吉清:我能够活下来,多亏了毛主席的帮助

1934年,年轻的红军女战士陈罗英进入红六军团政治工作团,担任了宣传小组副组长。8月,中央苏区在第五次反“围剿”中失利,红六军团奉命先行离开湘赣革命根据地,掩护中央红军突围。

10月,中央红军开始长征。11月,在长征途中,吴吉清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长征期间,吴吉清一直守护在毛主席的身边。一路上,吴吉清不止一次地敲开老乡家的门,只为给毛主席找到一些他喜欢吃的辣椒。

一次,吴吉清因为得到老乡递给他的辣椒,内心十分高兴,只想着快点儿给毛主席吃,而忘记了给老乡拿钱,甚至都没来得及说声谢谢,便跑开了。

看到炊事员端上来的炒辣椒,毛主席十分开心,回头看到一脸满足的吴吉清,便问:“辣椒哪儿来的?”吴吉清也没有隐瞒,说:“跟老乡要的。”

听了吴吉清的话,毛主席严肃地说:“要的?参军后,你们连长有没有给你讲‘三大纪律,八项注意’?”吴吉清说:“没有。”

见吴吉清一脸真诚,毛主席断定他没有说假话,便语气和蔼地说:“

吴吉清同志,这件事不能怪你,主要是我们对新战士宣传党的政策不够,教育还跟不上。一会儿告诉你们连长,叫司务长从我的伙食费里,把辣椒钱给老乡送去,还要给人家道歉。另外,再告诉他,下午的政治课,由我来给你们上。

后来,毛主席特意让警卫连长武庆元将大家集合起来,给大家讲了话,并强调了加强纪律的重要性。

1935年,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。不久后,为了培养吴吉清,毛主席将他送到红军大学,参加了学习。

后来,在毛泽民的要求下,吴吉清离开红军大学后,被调到政府国民经济部担任了管理科长。

临行前,吴吉清到窑洞里与毛主席告别。毛主席教导他说:“

不管大官小官,我们都是服务员,都是为人民服务的,你一定要牢记在心里!

此后,吴吉清与商业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有一天,吴吉清突然生病,一直高烧不退,连走路都摇摇晃晃的。于是,毛主席特意将他找来,说:“吴吉清,你赶快去医院去看看,我怀疑你生病了?”

然而,吴吉清却不愿意去,并说:“没事的主席,我过两天就好了。一到医院事情就多了,没病也会憋出病的。现在工作有些忙,离不开,等过两天再说吧。”

几天后,吴吉清终于卧在床上起不来了。见到吴吉清时,毛主席说:“强汉抗不过病,你不信医生还成?”

随后,毛主席特意找来医生,为他检查了身体。医生认为吴吉清很可能得了伤寒,便将他送到红军医院,接受治疗。

然而,吴吉清的治疗并没有使他的病情好转,反而更重了。于是,毛主席特意到医院看望,嘱咐他要好好治病。

后来,谢觉哉又顺路来到医院,看望吴吉清。谢觉哉想不到的是,在吴吉清的病床上躺着的是另外一位患者。

于是,谢觉哉便问医生:“吴吉清呢?”谁料,那个医生却漫不经心地说:“死了。”

谢觉哉感到十分震惊,便逼问医生到底是怎么回事。那个医生只好告诉他,吴吉清已经被送到太平间了。

后来,经过了解,谢觉哉才知道了那个医生曾在胡宗南部队里当军医,被俘后就投奔了共产党。此外,他还了解到医院里最近没有人去世。

在太平间里,谢觉哉找到了尚有呼吸的吴吉清,便责问那名医生到底怎么回事。见无法推脱,那个医生只好说他看到吴吉清休克了,就以为他没救了,便擅自作主把他送到了太平间。

然而,这样的说辞无法让人信服。谢觉哉立即让人将那个医生控制起来,进行审问。审问的结果是,那个医生真实的身份竟然是戴笠精心培养的一个军统特务。

万幸的是,在毛主席的过问之下,吴吉清最终转危为安,捡回了一条命。

关于这件事情,吴吉清在后来感激地说:“

我能够活下来,多亏了毛主席的帮助,是主席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啊!

1938年2月,陈罗英辗转来到陕北。后来,在党组织的关怀下,吴吉清与陈罗英结为夫妻。

1945年10月,在党的派遣下,吴吉清和爱人陈罗英跟随南汉辰前往东北工作,却被滞留在张家口,进入了内蒙古实业股份有限总公司。吴吉清担任了公司营业科长,陈罗英则在秘书科从事管理工作和政治工作。

后来,内蒙古实业股份有限总公司撤到牧区。吴吉清夫妇也来到内蒙古,成为公司的实际守摊者。

1947年,吴吉清夫妇进入内蒙古贸易总公司工作。

建国后,吴吉清先后担任了内蒙古自治区贸易部副部长、商业局局长、商业厅厅长、生产建设兵团指挥部副主任等职。陈罗英则先后担任了内蒙古自治区商业厅办公室副主任、黑龙江省粮食厅副厅长、内蒙古自治区副书记等职。

1984年,吴吉清享受副省级待遇,离职休养。

1989年9月30日,陈罗英在南昌病逝。1991年6月,吴吉清去世。

晚年,每次提到在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员的日子,吴吉清总是说:“

从毛主席身上,我学到很多东西,最关键的一点便是为人民服务!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